体育热点

  • Home
  • 小体鉴宝:乒乓春晚20周年,申城全民乒乓故事不断

小体鉴宝:乒乓春晚20周年,申城全民乒乓故事不断

本周末,虹口体育馆将举行一年一度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迎来了第20个年头的“乒乓春晚”。该赛事再度进行创新,更多的业余和专业乒乓球爱好者将汇聚一堂,为新春献上精彩的赛事。

小体鉴宝:乒乓春晚20周年,申城全民乒乓故事不断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珍藏着一枚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徽章。徽章上印有代表性的会徽,由乒乓球拍与球体构成,重叠的拍子象征着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体现了协会的根植于这座城市。同时,运动中的乒乓球也代表了这项运动在市民中的广泛受欢迎程度。会徽中运动轨迹形成的彩带,象征着协会作为乒乓球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桥梁,不断为市民服务。

成立于1960年2月5日的上海市乒乓球协会,是由热爱乒乓球的市民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注重公益与专业发展。协会的主要工作是凝聚人心、组织活动、提升人气以及文化传承,致力于在政府与广大的乒乓球爱好者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促进乒乓球赛事与爱好者的紧密联系。

上海,被誉为中国乒乓球的“冠军摇篮”,在群众乒乓球运动中更是热潮涌动。2005年,由上海市体育局、新民晚报社及红双喜联合主办的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在世乒赛倒计时100天时应运而生。原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前会长陈一平回忆道,在开球仪式上,1029名市民共同挥拍,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

2024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奥运乒乓球公开赛将继续此传统,捧起了那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奖杯的王励勤表示:“对球迷来说,这是一次深入了解乒乓赛事的好机会。”随着世乒赛的举行,这一赛事品牌的崛起,进一步助力了乒乓球运动在全市的推广与发展。

今年,恰逢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20周年庆典,来自各个层面的乒乓球爱好者将再次齐聚,共襄盛举。从迎新春公开赛起,上海的乒乓球赛事将贯穿全年。王励勤指出,上海的群众乒乓球赛事体系不仅包括成人赛事,还涵盖青少年、老年人以及手机与沙滩乒乓球等趣味赛事,甚至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赛事,形式多样,覆盖广泛,进一步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普及。

上海市民对乒乓球的支持与热爱始终如一,这也与j9九游会真人第一品牌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随着赛事的不断开展,相信乒乓球运动将在上海继续蓬勃发展。

发表评论